何为监管沙箱?
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为人称道,创新背后的风险隐患也让人心惊。集中治理之后,行业乱象渐息。当互联网金融逐渐向金融科技转型,创新发展重新提上日程。在创新发展中如何规避风险,是监管部门和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2019年10月12日,人民银行等六部委正式批准在北京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12月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同日,北京市金融局表示,将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
所谓监管沙箱,指在可控环境内实施监管,让新产品/模式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迭代验证,去伪存真;让用户在受保护的前提下接触新产品,享受新模式的效率而不被风险所伤。监管沙箱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创实践,很快在国际上风行,被视作金融科技监管模式的创新。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介绍,监管沙箱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实验性,对机构构建镜像实验环境;第二是隔离性,有一套独特的沙盒机制隔离风险,不会对外部开展的实际业务造成影响,并一定程度上豁免企业在其中从事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三则是监控性,有一定的监控机制,并持续观察识别风险。
“入箱”有啥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值得放进这个金融监管实验室进行试验呢?
据知情人士介绍,首批入箱项目的标准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项目需要有技术层面的实质创新,而非仅是商业模式的探索或过去产品的组合;第二从参与主体上看,应是持牌金融机构参与或持牌金融机构联合科技企业共同申请;第三则从必要性上看,应是传统手段无法有效监管,只能通过监管沙盒进行探索;此外,从风险上看,需要机构事先准备有效的风险防控和化解机制,一旦消费者发生损失能够有效偿付。
此次首批入箱项目和标准,也印证了此前央行相关人士透露的监管沙箱四大原则:一要以坚持技术中性为基本原则,二是以遵守基本业务规则为重要前提,三要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要任务,四是以服务行业发展为核心理念。
尽管首批符合入箱标准的应用不多,但据2019年12月7日监管机构在“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媒体交流会”上透露的信息,北京地区最终获得六部委批复46个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涉及参与的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共77家。可以预见,很快将有更多机构的应用项目被纳入监管沙箱。
序号 | 应用名称 | 试点单位 |
1 |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 | 工商银行 |
2 | 微捷贷产品 | 农业银行 |
3 | 中信银行智令产品 | 中信银行/中国银联/度小满/携程 |
4 | AIBank Inside产品 | 百信银行 |
5 | 快审快贷产品 | 宁波银行 |
6 | 手机POS创新应用 | 中国银联/小米数科/京东数科 |
这些创新应用的场景跟老百姓的消费、信贷、支付、理财密切相关,它们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改善百姓的金融体验。
1、中国工商银行:交易金额超5000万的物联网
工行表示,该物联网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产品的生产制造、质检、库存、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特征数据,不可篡改地记录在区块链上,并接入工行物联网服务平台及企业智能管理系统(ECSP),实现产品全链条质量管控与信息透明。“预计全面推广后,涉及个人客户数超过30万人,年交易笔数超过100万笔、年交易金额超过5000万元。”
2、中国农业银行:自动放款1000亿的微捷贷
通过构建云评级、云授信和云监控模型,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打造全流程线上运作的贷款模式,有效实现小微企业融资的快申、快审和快贷。预计到2020年末,微捷贷贷款客户达到15万户,贷款余额不低于1000亿元。
3、中信银行、银联、度小满支付和携程:中信银行智令产品
用户无需在第三方APP进行绑卡,,仅需在中信银行APP即可便捷生成不同金融服务场景的“智慧令牌”。预计用户规模1000万。
4、中信百信银行:API开放银行
AIBANKInside产品主要实现四方面能力:(1)金融服务一站式极速接入能力,实现分钟级配置化接入;(2)服务质量高可控能力,实现敏捷灰度发布;(3)场景服务定制化能力,实现金融服务“乐高”拼接成不同场景解决方案;(4)智能化跨界撮合,实现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场景方、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多方共生的生态圈。
5、宁波银行:“随借随还”的快审快贷
仅需提供业务申请书、身份证明、营业执照、 征信授权、抵押权证等材料的扫描件或原件照片,无需提供纸质复印件。在授信期间,额度金额内可随借随还,实现资金“短缺随时借,盈余随时还”,切实节省财务成本。
6、银联/小米数科/京东数科:能激活40亿张IC卡的手机POS
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手机便可以当成POS机用,刷卡收单分分钟搞定。银联表示,手机POS有助于大幅降低收单机构终端采购和维护成本,可加快推动小微和农村收银市场发展,有望激活现有40亿张银行IC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