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19年桃子成熟时,湖北就有一个老农直接将几万斤桃子倒在沟渠中,很多人不能理解。而在18年时,因火龙果价格太低,果农直接将采摘的1000多斤果实丢在鱼塘里;而大樱桃因低价无奈喂羊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纵然果商确实压价压得厉害,但市场永远是受供需关系、品质的影响,供大于求的市场下,那价格只能果贩说的算;而品质太低,也是卖不出价格的。因此,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中间商压价,如果是次品果实,中间商再包装,市场上也难卖出太高的价格。
为何积压情况频频出现?
1、跟风种植
近些年里,跟风种植已成为果业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只要一种水果在市场上大火,那就会引来很多人的跟风,结果导致产能快速增加,市场供大于求,结果水果自然就卖不出价格。
就拿芒果来说,2008年时我国的芒果种植面积为178万亩,总产收为80.9万吨,2014年时种植面积为260万亩,产量为143.7万吨。因芒果的价格接连上涨,一斤可卖10多元,地头收购价也在5元以上,这之后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截止2019年,芒果种植面积就高达420万亩,产量也增至245万吨,光海南一个省的芒果产量就在80万吨以上。
大樱桃也是如此,原本只是在山东、大连两地种植,因市场价一直在30元以上,结果种植面积也在增加,2016年产量突破70万吨,2020年突破200万吨,才短短几年就增长了三倍。
毫无疑问,今年的芒果、大樱桃行情低迷,刚上市价格就大跌,芒果地头价更是跌到了0.6-0.7元。而桃子也是如此,2012年产量才1000万吨,不过2020年就已达到近2000万吨,因产量大增,结果这几年行情持续低迷。
2、早采
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少果农都有早采的习惯,将其提前卖到市场,从而赚上更可观的收入。通常来说,集中上市时桃子收购价1元左右,但早采时地头可卖出3元甚至更高。
但如果太早采摘,桃子的口感就会受严重影响,吃起来酸涩,没有甜味,也没有太多的汁水,结果口碑大跌,消费者不愿意再继续购买。不仅桃子如此,黑布林更是因早采坏了口碑,其价格也从15元跌到如今的1.5元没人买。
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正是果农“短视”行为,害了自己,也害了同是桃农的其他人。
3、品质低
就算桃子种植面积多,但只要是优质桃子,相信仍然可以卖出可观的价格,也不用担心没有贸易商前来收购。
但很多果农盲目种植后,却忽略了品质,且打药比较频繁,不仅会喷洒杀虫剂等,还会喷施催熟剂、膨大剂,让桃子看起来又大又红,但提前喷药的背后却是口感的缺失,吃起来汁水多却没有什么甜味,且食品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忧,果农自己都不敢吃。
就拿苹果来说,2018年咸阳礼泉的苹果卖不动,客商不来收购,结果只能2-3毛一斤卖给果汁厂;但同样是陕西的洛川苹果以及甘肃静宁苹果却仍然受欢迎,地头价依旧卖出了1.5-2元一斤,这就是品质差别带来的不同局面。
说到底还是要修炼“内功”,提升果实的品质,并打造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