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07 06月 2021 21:37

北大“韦神”韦东奕一夜爆红

传说北京大学里有“四大疯人院”,
数院、物院、化院、生科。
所谓的疯人院就是集结天才鬼才怪才的院系。
数学院则名列四大疯人院之首。
北大的学校代码是10001,
全国所有高校中排名第一。
北大数学系的编码是01,
全校所有专业中排第一。
就是在中国第一学府第一系——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这个囊括全国最性感大脑的地方,
也是分层的。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叫韦东奕,
学界几乎封神的天才。
图片
 
高中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
参加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
获得满分、金牌第一名。
大三时参加了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
以一人之力单挑清华,
拿下“分析、几何、概率、应用”四项金奖,
及个人全能金奖,
再加上大二时获得的代数金奖,
韦神成为了“丘赛”史上前无古人
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大满贯选手。
师从田刚院士,
北京大学博士后、
现任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
百年难遇的天才,
拒绝哈佛邀请,被称为: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的接班人!
全校都流传着他的传说。
据说在韦东奕担任助教的一门课上,
教授是这样介绍他的:
如果有题不会,
可以问我,
我不会可以问助教,
助教不会那一定是题印错了。
我们尝试去探索韦东奕的“天才成长史”时发现:
所谓的「神仙」一样的孩子,
都不是一鸣惊人的奇迹,
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图片
 
02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天赋的种子。
有人好奇,
这样一个天才般的孩子出生在什么家庭?
1991年,
韦东奕出生在山东,
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山东这个学霸盛产地,
自不用所说,
而他的父母都是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
基因强大,家学更是渊源。
尤其是他的父亲,
韦忠礼先生更是一位大家。
生前曾任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兼任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数学会理事。
发表过SCI二十余篇,
国家级核心论文五十余篇,
研究成果均是国际先进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之下,
韦东奕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理智和天赋。
七岁那年,
在别的孩子拿着小人书看漫画的年龄,
父亲带回来一本书,
韦东奕不经意间翻开了,
竟然痴迷得忘乎所以,
那本书叫《华罗庚数学学校》,
也打开了小小韦东奕的数学王国。
图片
 
就这样,
韦东奕一头栽进数学里无法自拔,
同龄人在看动画的时候,
他在解题,
同龄人在和小伙伴玩溜溜球、斗地主,
他还在解题。
网友@学术状态帝甚至分享了这样一件小事:
韦神读小学时,
老师要求写周记,
韦神竟然写出了这样一段话:
周末闲来无事,
站在家中阳台上向下望去,
看见一只青蛙在那里一蹦一蹦,
看那青蛙的运动轨迹多么像双曲螺旋线。
引理1、2、3、4。
证明:xxxx
图片
 
可想而知,
这样的孩子注定是不合群的,
没有小朋友愿意和这么一个“怪孩子”玩。
慢慢地,父母也察觉到了孩子的性格
确实和其他小朋友不同。
他没有别的欲望,不喜欢玩具不爱看电视,
甚至对上网都没有任何兴趣。
只有谈起“来,看看这道题”
那双眼睛才会泛着光。
每解出一道题的成就感,
和越过山岭的畅快感都让他感到快乐。
要是普通的父母看到孩子如此内向、
孤僻,早该焦虑担心了,
但韦东奕的父母却稳住了,
他们看到了孩子的不同,
接受了孩子的不同,
并且引导孩子遵循自己的兴趣,
去创造自己的不同。
北大丁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生活中,
很多父母为孩子刚毅木讷而苦恼,
更喜欢把孩子打造成能说会道巧言令色,
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内向是好事。”
父母其实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的兴趣有可能是父母播撒的种子。
不要害怕孩子的与众不同,
那可能是他不凡人生的开始。
图片
 
03
一位好伯乐胜过千里马
韦东奕14岁时,
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合常人的举动,
比如老师讲着讲着,
他会站起来说:“错了,
太麻烦,我来讲。”
结果讲得又快又好,
方法简单又好理解,
老师都争不过他。
这样的孩子多半在很多老师眼里是
“情商低的”、“不讨喜的”。
这也是他刚上北大第一年被很多老师反馈的问题。
但是恩师张永华老师反而发现了他
异于常人的天赋,
更欣赏他对数学的耿直和不加掩饰的热爱,
让他跟自己进行奥数训练,
甚至获得免试的机会
从初中直接升入山师附中。
其实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的,
如果没有碰上这样包容的老师,
甚至愿意让出课堂让韦神去讲课,
没有批评打压挫折式教育,
反而去鼓励一个“怪”孩子的天赋,
结局又是如何呢?
图片
 
而韦东奕也不负众望,
高中时获得数学联赛山东省第一名,
2008年3月15日,
进入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
身上的标签还只是一个
“死读书的山东学生”。
要知道成绩很好的山东省
其实并不是竞赛强省,
那年集训队的32位天之骄子,
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竞赛状元,
身经百战,天资聪颖,多年训练,
每一个都是种子选手,
共同争夺6个代表国家队的名额,
出征西班牙马德里!
他们其中有一流的颜值和着装,
精通各种球类运动的全能选手A,
有数学计算机物理皆进入国家集训队的竞赛选手B,
有一边做题一边每天写一封情书的文艺少年C,
刚读高一,排名第十,
灰扑扑的韦东奕显得格格不入。
可没人想到,
就是这个总是背着双肩包,
沉默寡言的少年拨开云日,
留下了被人交口称赞的传奇,
创造了属于国家的至上荣光!
图片
 
04
尊重每一种不同,怪才亦是天才
为期24天的集训,
要进行8次大考,每次考4小时,
解3道题,
只有厮杀博弈到最后的总分前六名
才能代表国家队出征。
可想而知,
竞争有多激烈,
每一道题目都是国家队老师精心编排。
难吗?
非常难。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获得者张一甲
曾这样描述:
那时我常有在4小时内只完成2道甚至1道的情况,
依然不惭愧。
而韦创造了24道题完成23道半的记录,
至今无人能破。
唯一没解出的那半道其他队员更是全军覆没,
连国家队最厉害的教练都叹为观止。
图片
 
而韦东奕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和其他竞赛选手相比,
他之前从未参加任何培训,
就是个横空出世的天才,
许多解题方法都是自创的,
往往比标准解答更简洁,
被誉为“韦方法”
另一个大神韩京俊都自叹弗如:
一些出自他手的神奇证明,
让人有天外飞仙之感。
整个国家集训队教练组无人不惊叹。
冷岗松教授曾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
韦东奕解题宛如战场上勇冠三军的英雄。
不仅如此,
韦东奕还创造了一种奇观,
常常在考试开始后的一个多小时,
他就做完了3道题,
然后开始了惊人的举动:
他自顾自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左手握一只钢笔,
右手握一支铅笔,
双臂高悬于空中,
带动两支笔缓慢地曲线交错穿行着,
身体随之前仰后合、
上下起伏,
仿佛模拟着自己心中的另一个平行时空或高维空间。
图片
 
哪怕见过那么多天才怪才的国家队老师,
也为之震惊不已,
甚至国家队的教练们常在考试开始之后,
来教室里巡视,
观察韦东奕的表现,
并用他进入“平行时空”状态的时间早晚,
来推算这次出题的难易程度。
那一年,
韦东奕横空出世,
经过8轮考核,
代表国家队征战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开始了他的封神之路。
图片
 
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这是一个考察全世界数学人才的竞赛,
值得一提的是,
报名IMO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中国每年的高考人数。
图片
 
在最后那场选拔出全球500多名顶尖人才的竞赛中,
韦东奕天神降临,
6道大题,全部做对,
获得满分,
摘下第一名的金牌。
图片
 
其中难度最大的平面几何题,
韦东奕居然用纯代数的证明方法,
解答长达四页,
据说,当年国家队副领队用时三小时
才解出韦东奕的证明,他感慨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年全世界仅三个满分,
韦东奕一战封神
一出世即站上了世界之巅。
图片
 
一年后,
也就是2009年,
韦神再次代表国家队出征50届IMO,
囊获了他参加的所有比赛的满分,
毫无悬念获得金牌第一名。
他是国家集训队测试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满分,
也是09年IMO全世界仅有的两个满分之一。
其中,有一道题,
他以1:7小时的时间差,
一举击败了竞赛组的特邀嘉宾
7岁自学微积分、
12岁拿到IMO金牌的
数学竞赛史传奇人物,
数学领域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获得者陶哲轩。
(感受下,我反正没看懂)
图片
 
对了,
那一年,他才高二,
挥挥手告别奥赛,
江湖只剩传说。
图片
 
不久后,
韦东奕成功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再次创造了新的传奇。
05
天才的背后都浸透着努力的汗水
进入北大的时候,
“韦神”的名声已经如雷贯耳了。
但仍有不少人保持疑虑,
毕竟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是两个领域,
都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韦东奕能行吗?
呵呵,
不止行,
还非常行。
图片
 
大三那年,
韦神“杀”疯了。
在这里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教授是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
他在2010年发起了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共设置五项科目的考试:
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
是中国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数学竞赛。
2013年,
刚上大三的韦东奕代表北大参赛,
在比赛中,
他所带团队与清华大学对战,
韦神一人就斩获6块金牌,
一举囊括“分析、几何、概率、应用和个人全能”五项金奖,
加上大二拿的“代数”金奖,
拿下丘赛的大满贯,
成为了史无前例的传奇天才!
图片
 
(感到了世界的参差,真让人瑟瑟发抖)
可以说,只要韦神参加的比赛,
其他人都可以洗洗睡了。
至此,
韦东奕又有了新的名号“韦教主”
教主不出,
谁与争锋?
怪不得北大学生说:
韦教主凭借一己之力就碾压了
我们的主要对手清华和中国科大。
要知道,
丘成桐数学竞赛光是考纲就有58本书,
内容是清北数学系教材的三倍,
就算是开卷考书上的原题也很难。
也就是说,
韦东奕不仅自学完了58本,
还钻研得透透的!
另外,韦东奕还有时间借同学的书,
三天后还回来的时候,
书本后面所有题目都做完了,
恐怖如斯。
图片
 
这还没完,
韦东奕用八年时间读完了北大本硕博所有课程,
成功拿到华罗庚金奖,
陈省身金奖,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北大青年博雅学者……
“北大数院的神牛们”说
大一刚开学不久,有一次习题课由韦神讲课,
台下全部自习,因为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后来老师问:大家都应该听懂了吧?
数院学生答:
老师您还是再讲一遍吧。
老师微微一笑:
不行,
我也没听懂……
图片
 
就在韦东奕以这样的神迹从北大毕业后,
哈佛来抢人了!
给出了令无数人心动的offer,
甚至为他打破百年校规,
破格免试英语,
只要他肯来哈佛。
就在大家认为他会出国深造时,
韦东奕又一次让大家大开眼界,
他拒绝了哈佛的邀请,
毅然留在北大,
成为了北大数学系的助理教授!
一代代中国学者的接力和隐忍,
几十年漫长日夜的等待和希望,
继承先辈的衣钵,
把中国数学给搞上去,
突然有点好哭是怎么回事 [流泪]
图片
 
06
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
我们常说谦虚,慎独
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品质,
这一点,
在韦东奕身上显露无疑。
每当别人夸他,他总说:
“没有啦”“不是这样的”
他也会表扬别人:
“你也很厉害”“很有水平”。
换句话说,
韦神是一个对别人极其友好的神。
尽管以他的智商并不理解为何有人不明白如此简单的问题。
图片
 
韦东奕读博期间的同门@静水深流说:
他非常纯粹,
一点不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不管谁来宿舍问他问题,
他都认真回答,毫无保留,
有几次宿管阿姨带着小孩来问他问题,
他都比一般人更有耐心,
绝不发一点点脾气。
顶着“天才韦神”的光环,
韦东奕经常被各种妖魔化,
有人说他长得丑,孤傲自大。
可现实中的韦东奕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图片
 
他觉得空调浪费电,
所以将遥控器束之高阁;
他觉得纯净水制作过程污染环境,
所以步行十多分钟去打开水;
他觉得开灯是一种浪费,
所以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
在黑暗中思考数学;
甚至在打牌与玩狼人杀等桌游中都不会撒谎……
他不是不懂所谓的人情世故,
只是不愿意浪费多余的精力。
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中,
韦东奕选择了数学。
2个馒头,
一大桶开水就是他的午饭,
一月300块生活费却浇灭不了他的理想世界。
图片
 
最近,韦东奕爆红引发很多争议。
有人说他不是正常人。
不正常吗?
他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人。
一个数学很好的正常人。
在北大你随处可见这样的人,
也许是我们国家最厉害的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
他们就骑着非常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
背着20年前买的包,
用着10年前的老人机,
他们只是会忽略普通人会在意的东西,
他们也没时间去搭理这些东西,
心中自有一把尺、一杆秤、一盏烛火、一方世界。
图片
 
所以,如果你在北大,
看到一个手拎着一个
巨大的农夫山泉桶装凉白开,
走路框框有力,衣着朴素,
目无旁物,来去如风的人,
请你不要打扰他。
就像北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写的那篇文章,
《青年学者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
刚毅木讷近乎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也反映出了一个现象,
在这个浮躁焦虑的年代,
需要这么一群人,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初心,
少一些迎来送往,
多一些脚踏实地,
因为人类的未来能到达何种高度就靠这样的人了!
写到这里,也许会让你想起一个人,
有些口齿不清,穿衣也破破烂烂,
性格内向,不会讨好别人,
理发理到一半,想到题拔腿就跑,
他有一个名留青史的名字,
他叫,陈景润。
图片
 
也许你还会想到一个瘦削的老头,
一年四季穿着一双布鞋,
他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他叫,李小文。
图片
 
他们是国家的脊梁,
也将注定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而何其有幸,
我们能和这样的天才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
不用在几千年的星空下追溯、回望和遗憾!
07
回首韦东奕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
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
家庭、兴趣、天赋、努力、运气缺一不可。
而且,韦东奕的勤奋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也许在其他领域,
可以不怎么学还能得满分,
但在数学上是行不通的,
光靠天赋也不行。
韦东奕博士期间到现在,
每天都保持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即使宿舍不开灯,
他也在心算,思考数学问题。
你看,
哪有什么横空出世的天才,
不过是夜以继日努力之后的,
如愿以偿,苦尽甜来。
图片
 
没有一种成功是简单的。
查看 22686
btt

Professional expert.